英语学习秘籍

梦想网 2021年2月6日

欢迎来到「梦想网」,这本 《如来神掌秘籍》 《英语学习秘籍》是无价之宝,我看与你有缘,收你十块钱,传授给你吧。

一、语言是一种技能

有专家说"语言是工具",没错语言是交流工具,但是我们学习一门语言是在学习什么呢?语言的语句结构?还是运用这个交流工具的技能呢?就像汽车是交通工具,但我们是学习认识汽车的种类?还是汽车的结构组成?还是驾驶汽车的这一项技能呢?

我们出生后,大概两岁多就开始说话了,这也代表初步掌握了母语的"听说技能",之后再学习的文字,掌握母语的"读写技能"。母语是我们生存的必备技能,我们每天都必须使用它,而外语的学习也应该如此,把它当成一种技能来学习,也需要经常使用她。语言的学习步骤,都应该从"听懂"入手,然后模仿语音"说出来",等有一定"听说"积累后,再跟进"阅读",最后再"写作"。

人民网:"重视外语学习,能让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国外的许多先进技术、了解更前沿的学术知识。"

事实上我们学习语言,是在学习运用语言的这门技能。而学习技能需要像游泳、骑自行车和开车一样,通过实战练习才能掌握,就像我们小时候学说话一样,应让「听说」变成身体的一种本来条件反射,而不是把语言当成知识,依靠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规则来学习。如果有人说背诵「游泳说明书」就能学会游泳,那不是在开玩笑,就是在害人。

自从飞机和互联网发明以来,地球已变成了地球村。而掌握外语技能的人,将获得更丰富的人生体验,如:电影、音乐、书籍、旅游和美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了解前沿的学术知识,对外贸易等等,能提升个人价值和认知的同时,还能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财富。

被誉为韩梅梅之母的刘道义主编,她从1977起,开始编写中小学人教版英语教材,至今已有40多年的英语教学和教材编写经验。她说:"柯鲁克老师经常对她们说,英语是一种技能,要真正掌握它,就需要进行大量实践,就像一个人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练习一样"。然而在中国的考试制度下变成了搞应试、求高分,大量学生缺乏扎实的基础。学英语被当成了学知识,而非掌握技能,死记硬背成了快速提分的方法,学单词成了背单词,考高分成了追求目标,而不是为了真正掌握这项英语技能。

而把语言定义为知识,还是技能,将直接影响你的思维和学习方法,这将导致你是否真正能掌握这门外语。

二、「语法翻译法」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大量采用《语法翻译法》教学英语,以老师课堂教学为主,让学生注重学语法,背单词,背课文。通过填空题、选择题、翻译和作文测试学生水平。没有抓住学习语言的本质,耗费大量学习时间,却造就了90%以上的英语学习失败率,导致大量的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还不如一个没上过学的「四五岁美国小朋友」。

语法翻译法是一种外语教学方法,源自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古典教学法(又称传统教学法)。在语法翻译课程中,学生学习语法规则,然后通过在目标语言和母语之间翻译句子来应用这些规则。高级学生可能需要逐字翻译整篇文章。该方法有两个主要目标:使学生能够阅读和翻译以源语言编写的文学作品。它起源于拉丁语教学的实践,诞生于16世纪,是17-19世纪学校语言教学的标准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语法规则,这种方法侧重于阅读和写作,通常没有听力或口语练习,很少关注发音或语言的任何交际方面,练习的技能是阅读和翻译,最终培养出大量的聋哑英语学生。

这种方法在20世纪,科学教学方法兴起时,就基本被西方国家彻底否定为无法学会外语的教学方法了。但是在中、日、韩三国还被相当普遍的使用。

这种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学习效率极低,限于教授语法规则和词汇表的教学法并不能让学生准确和流利地使用第二语言。相反,要精通第二语言,学习者必须有机会将其用于实际交流目的,而不是为了通过考试。

扩展阅读:
百度百科《语法翻译法》
百度百科《聋哑英语》
维基百科《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语法翻译法)》
维基百科《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第二语言习得)》

三、为什么听不懂英语

当老外说话的时候,是通过声音传入我们耳朵,耳朵再反馈到我们大脑。而听不懂的原因是因为当我们听到声音后,会把声音试图翻译成中文含义「这个期间大脑在做文字翻译工作」,试图通过这种翻译方式来理解含义「声音→中文→含义」。而大脑的短期记忆的容量只有 5-9 个元素,如果老外以正常语速说稍长的句子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完全无法在短时间内处理这么多内容。所以我们会感觉老外说的太快,或者听不懂。

而我们母语交流时,听到一句话的声音后,我们大脑会快速闪过一个图像意识,并直接理解含义「声音→含义」。是非常快速的条件反射,这种理解速度至少比翻译理解快 4 倍以上。所以不管你怎么提高翻译速度,都无法达到条件反射的速度。而且通过「语法翻译法」学习英语的人,除了无法获得听说能力外,阅读效率也极低。

科学数据证明,不重视听力和缺乏积累可理解的语音信息,将无法真正学会一门外语。

四、学习语言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在汉语中,一人自说叫言,两人相应答叫语。语言是生物同类之间由于沟通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统一编码解码标准的声音(图像)指令。语言包括:语音、表情、手势、肢体动作。语言和文字是两个概念,往往是先有语言,后根据语言创造的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和语言是对应关系。而语言沟通核心媒介是“声音”,包括我们阅读文章的时候,也是把文字转换成声音后,再进行理解的。我们默读一篇文章或者思考一个问题时,也会在我们内心默默发出声音,在和自己的对话的过程也叫“内语”,这也是所谓的语言思维,它的核心在“声音”,声音是文字之源,所以学习语言的核心在于掌握声音(语音)的运用,真正高效的学习语言方法应该是放弃学习文字,把全部精力放在先学语音,在能听懂理解含义后,再模仿发音,最后再学文字。而"语法翻译法"把学习语言的核心"声音"弱化了,往往最不重视语音的掌握和考核,而过分重视学习和考核文字和语法规则,显得过于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

古恩在100多年前,他研究孩子学习语言的经历之后,认为成年人应该按照孩子学习语言的方式来学习外语,便已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序列法”(Series Method),一个按照顺序发生的事件,直接从与之相关的听力和对话入手,不学语法知识,不死记硬背单词,坚决不要靠母语翻译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外语学习的自然法理论。

扩展阅读:
倔强的弗朗索瓦·古恩,告诉我们正确的学习外语方法

五、英语到底难不难学

根据专家统计全球主要语言的学习难度排列:汉语 < 英语 < 法语 (西班牙语,意大利语) < 德语 < 俄语 < 阿拉伯语 < 日语。

最简单的语言居然是我们汉语,因为汉语是一门古老的语言,经过几千的发展,已经发展为最简单,最先进,最有逻辑的语言。某老外论文写到,英语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朝着汉语的发展方向而来。

然而汉语"语音"虽然简单,但汉字却是全球最难的文字,也是全球仅剩的唯一表意文字(象形文字),其他表意文字是否已经无人继承。表意文字的每一个文字都是一个图形,需要大量的时间记忆和练习才能掌握,而像英文这种表音文字(拼音文字),只要会发音,再学习拼写规则就能很快掌握。所以学习英语的难点还是在掌握“声音”,这也是英语思维的核心。

六、英语语法到底要不要学

首先我们要知道语法是现代才有的,中国第一本汉语白话文语法专著《新著国语文法》,出版于192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黎锦熙编著,他是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的委员,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曾经是毛主席的师范教员(老师)。他书中借鉴了约翰·科林森·内斯菲尔德(John Collinson Nesfield)的《英语语法》并继承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的基础上,首创了“句本位”的汉语语法学,用句法控制词法。而内斯菲尔德的《英语语法》出版于1898年,最初是为殖民地印度的市场而写,但后来影响到英国的学生和准备各种专业考试的年轻人。

语法原本是人类语言发展自然形成的一种规则,而现代语法只是现代语言学家对日常口语的归纳和总结,主要是为了让人们用规范的语言说话和写作,语法的使用能提高语言的准确性,能为文章或演讲增添色彩。

不过以前不识字的老百姓,没专门学习过语法,口语交流也没问题。古人也不懂现代语法,反而文章比我们现代人写的好,意思也表达的明白,我们的古诗就是美的传承,而现代人语法学的再好也难写出好的诗词。

在我们真实说话交流时,如果还在思考语法规则,那将无法实现正常的交流。其实基本的语法规则,在我们几岁的时候早已被我们掌握,形成了身体的一种本能反应,是一种下意识的语感,所以口语对话时是没有思考语法规则这一过程的,而是脱口而出的状态。

但是英语对我们来说是外语,与汉语差异较大,所以还是需要了解语法规则的。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只用知道其中的基本规则即可,并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语法规则。正确获得语法能力,应该是依靠听和阅读来获得,所以应该通过可理解的语音信息(影视作品、音频材料、真实对话)和文字信息(文章、书籍)来获得语法能力。

这在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里有很好的解释,习得与学得的差异。习得:通过一定时间养成下意识的习惯而获得的能力。学得:通过学习知识的方式获得的信息。习得类似我们获得母语听说能力的过程,这是一种下意识,自然而然获得的能力。学得是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有意识的练习和记忆获得的知识。学得的知识只能在写作和书面翻译时发挥监督检查作用,而无法在正常口语交流时发挥作用。

七、成人学习英语和儿童有什么不同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小时候是如何学会“热水”这个词的?首先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掌握这个词的经过肯定也不相同,但肯定没有先学这个词的文字,一般都是先看到的这个词的实物,并听到对应这个词的发音,甚至有被它烫过等等一系列相关经历后才掌握了这个词,而并没有优先学习这个词的文字,大多数人都是上学后才学会的文字。

儿童时期在外语环境下有先天的优势,有科学研究得出结论,12岁以下儿童在外语环境下,很容易在 1-2 年时间内达到母语或接近母语水平,同时比同样在外语环境下的成年人学习语言速度快 5-10 倍。

超过12岁才开始学外语最大的问题就是口音问题,其次也很难达到母语水平,根据一些数据统计,成年人学外语达到母语水平的人最多只有5%。

为什么儿童在外语环境下学外语比成人快?

在儿童时期,大脑发育并没有固化,可塑性强,在听力方面更占优势,心理方面也不会有成年人那么多观点和想法,那么的急于求成,而且更不会像很多成人一样怀疑自己没有语言天赋,同时在学习语言过程中都是应景而生,都是和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的,学的单词和短语也都是在生活最常用的,而且这个学习过程中非常自然,也经常伴随着愉悦和快乐。

而成年人学习语言已经没有儿童时期的成长环境,同时听力和发音方面的脑神经系统已经固化,就好比要改变一个人常年累月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难的,所以成年人已经失去了很多儿童时期的优势。

很多成年人还认为,只要去国外就能很快掌握英语,事实上有不少在美国待了一辈子的华侨任然不会英语。拿游泳来举例,如果把一个一点不会游泳的人丢在深水里只会被淹死,而无法学会游泳;只有那些本身已经懂得游泳的人,才会在水里越游越好。掌握语言对于成年人也是如此,前提是你英语已经不错了,再去英语环境下才能快速提高。不过值得一说的是,外国人到中国往往能快速学会汉语,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对会英语的外国人一般很友好,只要来到中国的老外愿意交友,一般都会认识一堆中国人,并且大多会很耐心的教他们一点一点说汉语。而中国人到国外往往没有这种待遇,一般老外对去他们国家的中国人都不太感兴趣,除非你身上有吸引老外的亮点,或者主动找老外交友。

八、记忆和技能的关系

如果你读过东尼·博赞的《启动大脑》《超级记忆》等相关本书籍,你会发现,死记硬背单词是一种很容易遗忘的记忆方式,从脑科学角度解释,单一的背诵单词的中文含义只会产生单一神经元连接,而最佳的记忆方式是一个多维的网状连接,把单词发音和对应的各种属性连接在一起,其中包含图像、动作、气味、味道、触摸、情景、时间维度以及文字等等信息建立一个网状的神经元连接。用大白话说就是一个综合认知概念,而不只是单一的文字翻译。东尼·博赞是思维导图的发明者,世界记忆锦标赛的创始人,被全世界学生们称为“世界记忆之父”和“记忆大师”。

根据现代科学家研究,将记忆分为三类:
1、陈述性记忆(知识记忆):需要有意识的回忆信息。如:上课学习的知识信息,背诵的内容,需要的时候,通过回忆的方式召回信息。
2、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不需要有意识的回忆信息,而是一种下意识的条件反射。如:游泳、打球、骑自行车、开车等运动技能。
3、经历性记忆:过去经历过的人或事的记忆。

现代科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技能,无法仅仅通过背诵和学知识的方式掌握。语言能力是一种快速的条件反射能力,存放在大脑的程序性记忆区。掌握一项语言技能,会用到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和经历性记忆,特别是程序性记忆,是掌握一项语言技能的关键。如果仅仅把语言技能当成知识学习,那只是单纯的陈述性记忆,没有转化为程序性记忆,将无法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九、先做英语文盲

语言的核心是语音,文字是记录语音的符号。过去的文盲指没有掌握文字这一项技能的人,也就是不会阅读和写字的人。在建国初期文盲率超过80%-90%,可以说明一个问题,掌握母语的语音运用是我们生存的必备技能,而掌握文字的运用是另外一项技能。在我们上学前已经初步掌握了母语的语音运用能力,上学后才开始学习的文字,所以先学习语音,再学习文字更符合人类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很多语言学家都建议在具备听说能力后,再学习读写。因为对于像英语这样的拼音文字,只要会发音,再学习拼写单词就会变得特别容易,特别是我们学习过汉语拼音和汉字的后的人来说,英文真的太简单了,所以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是先学语音(听说),再学习文字(读写)。

十、如何正确学习英语

根据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以及一些个人心得设计了《梦想划词翻译》其中的练习发音功能,能帮助大家练习听力和发音,特别是练就口腔肌肉记忆非常有帮助,成年人学英语,一定要重视“耳朵”和“嘴巴”。

扩展阅读: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防止陷入学习外语的误区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儿童篇

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Howard Earl Gardner)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反对传统的IQ测试判断一个智力,他认为每个人擅长的能力(天赋)不同,不应该用同一种方法去教所有人。他把人的天赋归类为八种能力:语言能力、逻辑数学能力、音乐能力、视觉空间能力、肢体动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内省能力、自然能力。

所以有些人天生擅长学习语言,他们不管是学习母语(语文),还是学习外语都更快一些。他们辨音能力,记忆能力都更强一些,所以他们学习擅长的事就更容易一些。那语言能力差一些的人就无法学会外语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理论上我们能学会母语和学会汉字的人都具备掌握外语的能力,只是每个人花费的学习时间不同而已。所以没有一套符合所有人的外语学习固定方法。如果你已经知道科学的学习语言方法,你应该根据你自己擅长的能力和当前的外语水平根据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外语。
以下方法仅是个人心得,带有很强的个人偏好,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1)明确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影响学习动力,也影响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如果只是一时脑热,或者只是为了完成某次考试,这大概率不能很好的掌握这门外语。一般来说外语技能对你的重要程度,会影响学习动力强弱。

2)建立“声音概念神经图”

通过练习听声音就能直接在大脑里浮现相应的认知图像,而不是对应的文字。一定要避免理解的过程还要使用母语进行翻译。

我建议先定一个小目标,先练 10 个句子,把这 10 个句子加入到《梦想划词翻译》的收藏中,然后用“练习发音”功能先把他们练成条件反射,能达到能脱口而出,同时能不看文字只听声音就能迅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最好大脑里还能浮现相应的画面,而且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用母语翻译进行理解,要实现听声音就能理解含义的目的。「对于初学者,一开始可以借助中文翻译进行理解含义,当理解之后就必须把中文忘掉。」

对于初学者,我建议可以从《常用300句英语》《美国之声慢速英语》入手,网上很容易找到相关资料。

如果实在想先记单词,我建议从初中或小学单词词汇中找名词和动词的单词为主,因为更容易理解和找到对应的图片。把它们加入到《梦想划词翻译》收藏中,练发音的同时,边看实物或者图片,如果是动词就做相应动作,切记一定不要刻意去记单词拼写,重心放在声音和含义的图像对应上。图片获取可以从谷歌图片,必应图片搜索中找,也可以自己去拍实物照片。最多记忆500个单词后,就一定要以学习句子为主。最终目的就是听到声音就能秒理解含义,而且一定不能借助母语翻译,这才是建立外语思维的基本要求。

3)学习外语要以学生为中心

学习外语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老师为中心。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吸收速度是不一样的,如果以老师在讲台讲课的方式学外语,只会把吸收慢的学生给抛弃掉。事实上并不是吸收慢的学生就无法学会外语,只是这种教学方式不适合他们而已。每个能学会母语的人都具备语言学习能力,只要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长久的坚持,都是可以学会外语的。而且很多老师都喜欢直接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本是想帮他们纠正错误,但事实上这种方式往往都没有效果。真正有效的往往是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并自行纠正才有用。比如:用《梦想划词翻译》练习发音时,在对比自己发音和正确发音的差异的过程中,当自己意识到发音中的问题,并自行纠正发音时,才能真正纠正自己的发音。当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后,发音也会越来越标准,越来越好听。

4)深刻理解《可理解的语言输入“i + 1”》理论

这是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如果你的现有水平为“i”,那么就要给你提供“i+1”水平的输入。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有足够的理解输入时,就自动地提供了。克拉申认为,理解输入语言的编码信息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incomprehensible)输入只是一种噪音,是无法被大脑理解吸收的。

对输入假设的理解关键点就是 comprehensible input “i+1”。+1 就是在自己现有水平上加了“一点点”难度。换句话说,我们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点点难度才提高的。其实大家寻找的答案,最主要的出处就在这一条上。我们之前对一系列误区的分析,很多都能从这一假设中找到依据。我们今后掌握的最重要的技术就是不断自己创造这一条件。

这也是中国老师常说的,循序渐进,一口一口来,不要想着一口吃个大胖子。学习材料至关重要,如果听力或阅读材料让你感觉到很吃力,这就说明输入材料难度过大了,需要降低使用更容易的听力或阅读材料。

5)从沟通交流到交几个老外朋友

语言的本质是沟通交流,如果缺乏使用语言去沟通交流,那将无法触碰到语言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最缺乏用外语交流的条件,但是也不是完全没办法解决,你可以学习我国首富马云老师,10多岁时为练口语,骑着自行车,在西湖边上免费给老外做导游,从而结交了很多老外朋友,也因这么简单的出发点,让他一步一步走上了首富之路。如果你无法做到马老师这样,也可以花钱参加能和老外对话交流的语言培训课程,特别是最近几年,在线一对一外教语言培训越来越火爆,这也正好抓住了国内语言教育的痛点。

6)外语学习心态和自信很重要

根据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情感过滤假设"指出:"情感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心理上的因素影响着他习得语言的速度和质量。"

不管是自学还是报培训班,最终能学会外语的原因都是因为有好心态和长久的坚持。虽然初学者更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和鼓励,而之后的学习更主要是靠自己。正如中国的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而学习外语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最难的是坚持。知道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要能够长久坚持才能学成。就像我们的母语"技能"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而外语这项"技能"如果不使用就无法提高,所以一般来说都需要每天接触和学习,并持续半年以上才能有成效。

决定学习之前,一定要有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而且一定要自信,不要着急,不要焦虑。最重要的是要从学习外语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并且要把学习外语变成一种兴趣爱好,成就感和兴趣爱好是坚持下去的核心动力。而且要让自己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感到开心和快乐,这更有益学习的吸收效果,这也是克拉申理论中很重要的一条。

结语:最后我希望《梦想划词翻译》和本篇文章能助你打通学习英语的任督二脉,未来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地球就靠你了!

《梦想划词翻译》浏览器扩展安装

Microsoft Edge 扩展地址

Chrome 扩展地址

Firefox 扩展地址

《梦想网》出品其他扩展

Microsoft Edge 扩展商店

Chrome 扩展商店

Firefox 扩展商店

Copyright 2021 梦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1235号